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杰克·威泽弗德 著)

它尽力还原草原上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迹,并以细腻的心理分析手法将这位英雄人物看似出人意表的行为和选择,导向了情理之中。

60分钟捋顺蒙古史丨对酒当歌,遍数英雄。
这是一部由人类学家撰写的另类视角的蒙古史。它尽力还原草原上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迹,并以细腻的心理分析手法将这位英雄人物看似出人意表的行为和选择,导向了情理之中。

本书价值

这是一部由人类学家撰写的另类视角的蒙古史。

它尽力还原草原上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迹,并以细腻的心理分析手法将这位英雄人物看似出人意表的行为和选择,导向了情理之中。

这本书还记述了铁木真家族的其他一些人,他们的一言一行,无不蕴含着一脉相承又不尽相同的家族基因与精神风貌。

作者带我们走进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大蒙古国,探寻它之所以出现的原因,看见它至今仍余温尚存的深刻影响。

阅读收获

成吉思汗其人及其生平事迹

大蒙古国版图变迁的过程

蒙古人独特的战略战术与统治理念

成吉思汗家族的传承发展及其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影响

作 者 简 介

[美] 杰克·威泽弗德 (Jack Weatherford)

著名蒙元史专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人类学博士,第一位从蒙古成吉思汗大学获得人类学荣誉博士学位的学者。

曾为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麦卡利斯特学院人类学教授。2013年退休后,正式迁居蒙古,开展对蒙古帝国历史更深入的研究。

试 读

以下内容为《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一书精华解读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读书APP的VIP即可获得全部解读内容。

以下内容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引子

一、斡难河边的少年铁木真

二、草原上的成吉思汗

三、大蒙古国疆域的拓展

四、蒙古人对现代世界的启迪

五、蒙古帝国的消亡

正 文

引子

1.一个家族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杰克·威泽弗德 著)

这个合三代之力奠定了今天俄罗斯、印度、中国、伊朗与伊拉克廓形的黄金家族难免让人好奇:

别人家餐桌上聊的都是什么?

其实这个开拓了人类历史上疆域之最的大帝国的家庭,也和每一个普通家庭一样,有意气相争,有互相扶持,有撒狗粮的父母,有完美无缺的哥哥和他的白痴弟弟,有低声下气好言相劝的父亲和目光敏锐做事果决的母亲……

2.两段插曲

(1) 精神之旗

蒙古勇士会携带一面精神之旗,蒙古语称之为“苏勒德”。

它是用几绺最好的马鬃,扎在一柄长矛刀刃的轴上制成的。

当他要安营扎寨时,就会把他的精神之旗安置在帐篷入口处,作为永恒的护卫者。

一绺绺马鬃被草原上的风吹拂,它们就吸纳狂风、上苍和太阳的力量,并把大自然的这些力量转移到勇士身上。

风中飘扬的马鬃也召唤着主人不断前行,吸引着他离开此地去寻找远方新的机遇和事业,去创造这个世界上属于他自己的命运。

勇士活着时,马鬃旗带给他幸运,在他死后,马鬃旗就变成他的灵魂。据说,勇士的精神会永远活在马鬃旗中,鼓舞着后代。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杰克·威泽弗德 著)

(2)典型的蒙古式城市征服战术

1220年3月,成吉思汗带兵进入新征服的布哈拉城。

在蒙古人征服过的数以千计的城市中,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他唯一进入过的一座。

通常情况下,当确保胜利在握时,他就会带着朝臣侍从撤回远方舒适的营地,而他的勇士们会去完成剩下的任务。

布哈拉城既非首都,也非主要的商业城市,但却是花剌子模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它在伊斯兰世界拥有崇高的情感地位,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成吉思汗非常清楚,征服并进入这座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蒙古人征服布哈拉城的过程中,有几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呈现了出来,它们是蒙古人在彻底征服一座城市时惯用的战术:

① 蒙古军队总是轻装上阵 

蒙古军队通常都是轻装上路,饮食均以就地取材解决,即猎即食。每个人也会携带一定分量的干奶团及肉片,食用方便且非常节省时间,蒙古士兵往往在行军途中就能随手填饱自己的肚子。

与此同时,蒙古人也不喜欢长途运输笨重的攻城武器和装备,他们的做法是随军带着快速机动的工兵部队,能当场使用可获取的材料建造攻城需要的器械等物。

基于这两点,同时,蒙古军队往往全部由武装骑兵组成,没有步兵,故而他们总是能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出现在来不及惊讶的敌人面前,并给他们带来措手不及的痛击。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杰克·威泽弗德 著)

② 寻找最佳路线

出发之前,蒙古人总会寻找一条最佳路线前往被袭击城市,他们从来不受困于惯性思维。

只要对攻城有益,哪怕绕行拉长行进路线、需要穿越沙漠戈壁,只要评估之后认为受益更多,那么他们就会选择该方案,并尽可能地将负面影响降低。

比如这次对布哈拉城的攻击,成吉思汗选择绕至敌军防线背后的纵深处出手,这使得他的部队不得不穿过传说中的“红沙漠”克孜勒库姆。

这里人迹罕至,哪怕是一般的商业旅行队也会尽量绕着它走,这也是成吉思汗选择这个进攻方向的原因之一。

而他通过与该地区游牧民建立的良好关系获得了他们的帮助,得以从外人鲜有所知的安全路线迅速通过沙漠。

③ 心理攻势先行

在战斗正式开始之前,利用心理攻势诱使敌人投降,是蒙古人的拿手戏。

在攻击城市之前,他们一般会先夺取邻近的几个小城镇,然后将大量的城镇平民赶往要攻击的城市,令城中拥挤不堪,居民产生资源短缺等忧虑,大大加剧了城中的恐惧氛围。

在大军压境之前,蒙古人还会先放出消息,给予投诚者宽厚诱人的条件,保证他们将获得安全与自由,并远离恐怖与屈辱。

而相反的是,对于那些“顽固不化”者,传言则强调,蒙古人会在下一次进攻时将他们置于军前,充当战争的炮灰等等。

在征服布哈拉的时候,这一策略令当地的突厥守军极度恐慌,最后仅有500人留下守城,其余两万名士兵则在蒙古军队到达前就四处逃散。

但这并没有让他们躲过灾祸,当他们毫无头绪地逃出布哈拉城,才发现蒙古勇士早已停驻在外等候逃兵,并轻而易举地将他们通通杀死。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杰克·威泽弗德 著)

④劝降与受降仪式

布哈拉的平民投降了,他们主动打开城门,但仍有小股负隅顽抗的士兵躲进内城的城堡中,寄望坚固的城墙可以帮助他们抵御外敌,获得转机。

成吉思汗决定进入该城,并在布哈拉城中心接受所有人的投降,号召降民给他们的战马提供草料。

这是蒙古人最常使用的受降方式之一,人们通过供养蒙古军队和马匹表示降服,而成吉思汗则通过接受粮草表示视其为自己的部署,授予他们蒙古人的保护,当然同时也要求他们服从命令。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行为,帮助双方轻易在彼此之间缔结起充满归属感的联系。

⑤ 劫掠

在受降仪式之后,成吉思汗将城中的贵族与精英集合在一处,并当众宣布该地首领与精英的过失与罪行。

他从不将失败归咎于平民大众,而是斥责拥有决策权力的首领与贵族。

然后他会把这些贵族分赐给他的蒙古勇士,供他们任意差遣,这些蒙古勇士会跟着这些富人去搜集财宝。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杰克·威泽弗德 著)

⑥ 变化多端的机械武器辅助攻城

在按计划完成劫掠之后,成吉思汗将目光转向了被围困在布哈拉内堡中仍然拒不投降的守军身上。

面对这些对坚固的城墙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人,成吉思汗也毫不吝啬地向他们展示了蒙古人饱含创意且品类丰富的攻城机械与武器。

包括弩炮、投石机、爆炸装置以及能轻松爬上塔楼的可伸缩云梯等等。

同时,坑道工兵们则开始在墙底挖地道,通过这样轰炸式的技术展示,加剧了守军的心理紧张,也为围观群众向外散播消息提供了可参照的恐怖元素。

⑦ “不作不死”的攻城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中对成吉思汗出征行为的描述,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他几乎从不主动对外发起征战,他每次的起兵出征就像是一个受到敌人作死行为激发的被动技能。

例如这次对花剌子模的进攻,就是缘于花剌子模算端(今译苏丹)劫掠了蒙古商队,并把他派去和平商业谈判的蒙古大使毁容。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成吉思汗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传说中的凶残暴戾是不是一种误读或谣传呢?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杰克·威泽弗德 著)

3. 三河之源 

蒙古人坚持万物有灵论,向周遭的圣灵祷告。

他们尊崇“长生天”,崇拜“太阳金光”(即天光),也崇拜大自然无穷的精神力量。

这种与自然共和共生的信仰也令蒙古人更容易认同信仰自由的观念,为后来将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人们融于一个集体做好了铺垫。

在铁木真出生、成长的这一大片区域内,身为斡难河、客鲁涟河与色楞格河发源地的不儿罕·合勒敦山是最高的山,是这里最接近“长生天”的所在。

身为三河之源,它也是蒙古人世界的神圣中心。

铁木真一生受这座圣山庇护,而每当有无法抉择的事情出现,他就会独自进入圣山虔诚地祷告,他相信在那里他听到神的指示,他也相信这座山给与他的无穷力量。

我们在引子中大致了解了成吉思汗家族与当今世界格局的关系,以及成吉思汗这个人的精神力量所在,他的智慧以及他朴实的信仰——是不是和从前印象中的他有些不一样?

接下来,我们将顺着时间逆流而上,追溯这位常常被误解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一手开创的大蒙古国的种种事迹。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杰克·威泽弗德 著)

一、斡难河边的少年铁木真

1162年春季,铁木真出生在斡难河边一片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的地带。

他的父亲也速该是孛儿只斤氏族的一名成员,这个氏族弱小而毫无分量,依附于势力强大的泰亦赤兀惕部落生存;他的母亲诃额伦是被抢来的新娘,她前任的丈夫是篾儿乞惕部落的赤列都。

按照草原的传统,在将新娘迎娶回自己部落之前,男方要向她的父母提供聘礼并为他们干几年活。

诃额伦被也速该劫掠的事件,正是发生在赤列都与诃额伦完婚后,跋涉返回赤列都所在的篾儿乞惕部落途中。

也速该远远望见这对新婚夫妇,便立即策马回营,伙同自己的两个兄弟劫走了诃额伦。

诃额伦虽然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年轻姑娘,但她心里清楚,如果她与赤列都一起逃走,那么两人很有可能被抓住,赤列都一定会被杀掉;但如果她留下来向劫掠者投降,那么他们基本都会放过独自逃走的赤列都不管。

她努力说服赤列都配合她的计划,两人依依惜别,注定此生不会再见。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杰克·威泽弗德 著)

被劫往孛儿只斤氏族后,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抢劫她的也速该的妻子。1162年的春季,她迎来了她的长子铁木真。

其实,在诃额伦之前,也速该已经有了一位妻子,并育有一子。

或许是为了避免在两个儿子之间爆发争斗,在铁木真8岁时,也速该就带着他外出为他寻找妻子。

与情投意合的孛儿帖定亲后,铁木真留在未来岳父家劳作。

也速该则在归途中遭塔塔尔人下毒暗杀,但他仍然逃离了那些塔塔尔人之手,并返回自己的营地。随即,他立刻派人把铁木真接回来。

可是当他回到家族营地时,父亲已经死了,他留下两个妻子和七个不到十岁的孩子。

这时候,他们的家族还依附于泰亦赤兀惕部落生活,失去了能帮助他们打仗与狩猎的也速该,泰亦赤兀惕氏族认定这两个寡妇和她们的七个孩子已毫无用处,便决定将他们独自留下。

铁木真一家孤儿寡母就被独自留在了斡难河边,形成仅以其家族为核心的一个小单位。

铁木真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亲密的玩伴札木合。

札木合年纪稍长于铁木真,他所在的札只剌惕氏族多次在斡难河边扎营,且与铁木真家族有着远亲关系。青少年时期两人就结为安答(这是一种超越血亲的牢固友谊的象征)。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杰克·威泽弗德 著)

不同于和札木合之间的亲密无间,铁木真和异母长兄别克帖儿之间的气氛非常糟糕,以至于后来他策划与亲弟弟哈撒儿一起谋杀了总是在家颐指气使的别克帖儿。

此举遭到了视斡难河边为领地的泰亦赤兀惕人的刑囚。

关于铁木真被刑囚的时间并无定论,蒙古的口头传说和原始资料认为这是一段短暂的时间,而中国的编年史学家则认为这段时间长达十多年。

总之,我们知道的是铁木真后来在一家负责看守他的奴仆的帮助下才逃了出来。

与他在血缘上更亲的泰亦赤兀惕氏族曾在生存环境恶劣时抛弃了他们一家,现在又对他除之而后快;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另一个家庭,却愿意冒死相助。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段年少时的经历,对他后来打破以血缘论亲疏与地位的草原传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铁木真从泰亦赤兀惕人的营地逃走后便找回自己的家人。

1178年,铁木真16岁。

当他出发寻找小时候与他定亲的孛儿帖时,他高兴地发现,尽管年纪稍长他一两岁的孛儿帖早已过了适婚年龄,但她仍在等他。

历史

中国通史大师课【2019升级版】

2019-5-21 15:16:27

历史

复旦陈正宏《史记》精讲

2019-5-24 16:43:26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