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这片如今硝烟纷飞、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在史上那声声驼铃中,曾经见证过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在世界史上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在这条路上,国家、文明、战争、经济、文化、宗教、艺术、名人等记忆里那点滴的珠子都被串起来,这就是丝绸之路!
荐 语
这片如今硝烟纷飞、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在史上那声声驼铃中,曾经见证过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在世界史上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在这条路上,国家、文明、战争、经济、文化、宗教、艺术、名人等记忆里那点滴的珠子都被串起来,这就是丝绸之路!
本书自出版以来获誉无数,长居亚马逊历史地理类排行榜第一!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彼得·弗兰科潘博士的引导,走进这段关于名为“丝绸之路”的世界大历史!
作 者 简 介
[英]彼得·弗兰科潘(Peter Frankopan)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
曾多次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公开演讲。
试 读
以下内容为《丝绸之路》一书精华解读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读书APP的VIP即可获得全部解读内容。
以下内容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一、 丝绸之路的诞生
1. 两河流域的波斯帝国
2. 亚历山大的征途
3. 中国开启“丝绸之路”的大门
4. 罗马帝国的崛起
5. 丝绸之路的兴荣之始
二、 信仰之路
三、 基督之路
四、 变革之路
五、 和睦之路
六、 皮毛之路
七、 奴隶之路
八、 天堂之路
九、 铁蹄之路
十、 重生之路
十一、 黄金之路
十二、 白银之路
十三、 西欧之路
十四、 帝国之路
十五、 危机之路
十六、 战争之路
十七、 黑金之路
十八、 妥协之路
十九、 小麦之路
二十、 纳粹之路
二十一、 冷战之路
二十二、 美国之路
二十三、 霸权之路
二十四、 中东之路
二十五、 伊战之路
二十六、 新丝绸之路
正 文
现如今被视作一些边缘国家的所在地、一个充满动荡、暴力并威胁着国际安全的地区。
而这里,曾经就是东西方文明的交叉点,是国际交往的中心。
19世纪末期,这个蔓延四处的网络才由一位著名的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正式命名——“丝绸之路”(Silk Road)。
一、 丝绸之路的诞生
1. 两河流域的波斯帝国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的美索不达米亚冲积平原,为人类文明的出现提供了土壤,正是在这里,诞生了世界最早的村镇和城市。
所有在此崛起的王国和帝国当中,最伟大的莫过于波斯帝国。
公元前6世纪,居鲁士大帝带领波斯人从今天伊朗南部的家园迅速扩张,统一了周边的米底、吕底亚和巴比伦,将势力延伸到爱琴海岸,征服埃及后又一路向东。
他们在农业上的先进技术吸引了周边更多的人口,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城镇的发展。
在其后约两个世纪的时间里,波斯帝国一直稳定地管理着其治下的广阔领域。
2. 亚历山大的征途
伟大的亚历山大登场了,他是马其顿王腓力二世的儿子,他12岁时就做过亚里士多德的弟子,他们在王宫的花园里讨论哲学和科学,围着地面上由彩色鹅卵石铺成的世界地图学习地理,亚历山大对古老东方的浓厚兴趣就从此建立。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开始进击波斯,先是驱逐了波斯的埃及总督,后来他战胜了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指挥的强大的波斯军队,然后继续东进,一座座城市纷纷拜倒在他脚下——“欲望之都”巴比伦、王城苏萨、“众城之城”波斯波利斯以及“国王之地”帕萨加第都纷纷打开城门。
他愿意尊重当地的风俗文化,愿意依赖当地的高层精英,这使他得到了征服地人民的拥戴。
征服波斯帝国并不是他的终点,他的征程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占据其三。
但年仅32岁的亚历山大不幸英年早逝,他的将领们瓜分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托勒密、塞琉古、安提柯一世瓜分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的成就可谓震古烁今,他的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且鼓励民族间通婚,倡导民族间地位平等,也使得古希腊文明得到了广泛传播。
3. 中国开启“丝绸之路”的大门
伟大的汉朝(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把中国的疆域大幅扩张,逐渐抵达当时所谓的西域(今新疆地区),将整个亚洲连在了一起。
此前这些交通网络曾受到匈奴人的阻挠,汉人不得不向其进贡大量物资以及采取和亲政策以换取和平,这让汉帝国倍感屈辱,武帝时,强大的大汉军队首先夺取了河西走廊,控制农业富庶的西域地区,接着经历过近十年的多次征战(结束于公元前119年),将游牧部落赶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
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尔高原,高原以西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中国为一条横跨大陆的交流通道打开了大门——“丝绸之路”就此诞生。
随之贸易交流逐渐展开,主要产品就是丝绸,由于当时钱币不足以支持贸易结算之需,而丝绸实用、不易坏、高价值的功能使其在作为一种奢侈品的同时,也成为了一种通用的国际货币。
中国还为来自域外的商人制定了贸易规则和管理体系。进入中国的客商有规定的行程路线,他们会拿到通关文牒(类似今天的护照)。
这些客商的信息会被仔细记录:来自哪个国家、什么身份、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甚至他们吃饭花了多少钱……政府通过这些信息掌握什么人正在进出中国,干了些什么,特别是他们所携带的货物的价值(考虑到关税)。
可见早在2000年前,全球化就已经是事实。在当时,几千英里之外发生的变化,会直接刺激到当地的奢侈品需求以及人们购买能力。
4. 罗马帝国的崛起
公元前247年,塞琉古的后人被安息人推翻,他们将希腊和波斯的观念融合,建立了强大的帕提亚帝国(即安息帝国,原波斯地区),并与后来崛起的罗马帝国、草原民族建立的贵霜帝国以及汉朝中国并列当时的欧亚四大强国之一。
与此同时,地处地中海意大利西海岸线正中央的罗马小镇,逐渐发展成为一股强大势力。它也将目标地锁定在东方。
公元前52年,罗马征服了高卢(约当今法兰西、荷兰以及德国西部地区),获取了大量的战利品,这让他们大为兴奋,但欧洲可征服的地方实在太小,他们瞄上了埃及。
埃及仰仗着尼罗河创造了辉煌的财富,都城亚历山大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在凯撒大帝遇刺身亡后,他的养子击败了他的情人——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埃及成为了罗马的囊中之物。
征服埃及改变了罗马的命运,他们获得了大量便宜的粮食和税收,粮价下跌使得家庭购买力大涨,地价开始飙升,并且随着海上贸易的路线开拓,罗马在累积财富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这一重要的繁荣时期还发明了一个不乏嫉妒心的新名词:暴发户(nouveauxriches)。
2. 丝绸之路的兴荣之始
与我们当下热衷于购买来自欧美、韩日等国的奢侈品相似,罗马人也喜欢一样的东西,那就是来自我国的丝绸。
丝绸在地中海的供应量不断增加,随处可见,每年消耗罗马帝国造币总数的近一半。
巨额的资金流促进了丝绸之路上商户们的蓬勃发展。
其中,月氏国游牧部落被中国赶出塔里木盆地后,最终在波斯东部建立起了位于罗马和中国之间的贵霜帝国,他们成为一个汇集了来自印度、中亚和中国的各类货物的大型商业中心。
东汉时,大将军班超统领部队进行一系列探险并于公元1世纪末抵达里海后,中国开始派使节西方,与波斯的交往也变得更加密切频繁。
此时的罗马将目光盯在了波斯帝国,也拉开了波斯与罗马之间牵扯数百年的拉锯战争序幕。
公元4世纪初,君士坦丁大帝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的拜占庭旧址建起一座辉煌的新都城,成为连接着地中海和东方世界锦带上的新明珠——君士坦丁堡。
二、 信仰之路
丝绸之路既是货物的天堂,也一定是人类智慧交流的空间,各类神祇和宗教派别、神职人员和地方首领在这里相互竞争,不同信仰之间的竞争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所有的这些宗教——印度教、耆那教、佛教,或者是根植于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还有西方的犹太教、基督教以及稍后诞生的伊斯兰教——它们或在战场上取胜,或在谈判桌上取胜,有时依附统治者的支持与推广,有时则倒过来为其铺平踏上权力争夺的路途。
公元1世纪前后,原本与世无争的佛教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宗教开始影响信徒们的日常生活。与佛陀相关的佛塔与寺庙开始兴建起来,成为人们朝拜的地点。
公元4世纪初,佛教已遍布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至公元5世纪60年代,佛教的思想、活动、艺术和形象已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在公元后的前四个世纪里,起步于巴勒斯坦一处小根据地的基督教发展成为横扫地中海和亚洲的一种信仰,成为宗教战争中的一股巨大洪流。
基督教兴起于亚洲,其中心在耶路撒冷,耶稣出生、生活和受难的相关地点都在亚洲,它的神学和精神背景源于被埃及和巴比伦统治时期诞生在以色列的犹太教。
基督教最初由自巴比伦流放后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犹太人东传的,由于传播和渗透的速度之快,对原本传统信仰的挑战,基督教引来了罗马与波斯帝国统治者疯狂的暴力驱逐。
直到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大帝皈依了基督教,并以极大的热情大力推行该教。他的这一行动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却由于其与波斯之间激烈的大国敌对关系,给身处东方的基督教徒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公元3世纪萨珊王朝建立起一个具有特色的新波斯帝国,结束了原多教派融融一席的宗教状态,使得波斯人信奉的琐罗亚斯德教传遍了波斯全境及其征服的各个地区。
三、 基督之路
公元350年到360年间,草原部落开始放弃自己的地盘向西部移动,这股浪潮来势之汹令罗马与波斯都难以抵挡,于是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缓和下来,但是公元410年罗马还是被攻陷,西罗马帝国崩溃。
而公元5世纪中叶,匈奴王阿提拉又一次席卷欧洲,使其陷入了一个文明倒退的时期。
罗马的崩溃使得亚洲的基督徒在教义的争论上占据了上风,在公元5世纪到6世纪期,得益于波斯帝国萨珊统治者对宗教的包容与变通,基督福音还是传遍了亚洲大地。
到公元7世纪中叶,各教派之间的竞争格局变得更加明朗了,基督教压过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和佛教,长驱直入,深入亚洲各地。
就在基督教即将获胜的关口,一股新势力带着新的世界观逐渐崛起,它的本命“伊斯兰”,意为“顺从”,然而这并不能反映它的变革特性。
四、 变革之路
公元541年,鼠疫袭击了整个地中海地区,进而入侵亚洲,导致全世界的人口急剧下降,整个世界陷入了危机,多难之际,伊斯兰教诞生了。
草原来的突厥人开始取代匈奴人,他们战斗力更为惊人,罗马不得不每年向其进贡大量物品,而且他们还意图联合罗马吞下波斯,于是重新燃起了波斯与罗马之间的战火。
虽然波斯人后来控制了阿拉伯西部和南部的港口与城市,并新建了一条从波斯通往麦加和麦地那的陆路通道。然而罗马与波斯后续的战火最终使得波斯帝国在公元7世纪崩溃。
战火使得一个以商贸往来为生的古来氏部落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中一位叫穆罕默德的商人,他于公元610年得到真主天启,后来的几年里,一系列天启接踵而至,在7世纪后半叶被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就是《古兰经》。
穆罕默德的雄才宏略,他统一了阿拉伯地区,并向其他地区派遣远征军。
而面对穆斯林的威胁,罗马和波斯都显得有些反应迟钝。以波斯为例,公元636年穆斯林在卡迪西亚大获全胜,最终波斯帝国倒在了穆罕默德及其追随者的铁蹄之下。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伊斯兰的势力究竟能扩散到多远?
五、 和睦之路
伊斯兰势力的成功除了沙场上的军事天赋和战略以及波斯帝国崩溃提供的机遇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重要原因:基督徒的支持,以及更关键的犹太人的支持。
这也提示我们在它们早期共存的年代,它们是和平共处的,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关系更是如此,两者的互容性令人吃惊。中东地区的犹太人对穆罕默德宗教的繁衍和散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穆罕默德的策略就是主动寻求基督徒和犹太教徒的帮助,并正式规定,犹太人的宗教和财产都将永远受到穆斯林的尊重。
而通过挖掘信仰中的共同来源,以及强调双方习俗和教义之间的相似性,伊斯兰教不断强化着与基督教的共识。
《古兰经》里出现的摩西、诺亚、约伯和撒迦利亚等一系列熟悉的形象,让基督徒倍感亲切。
它甚至包含这样一种真理,调节了犹太教与基督教之争:世界上只有一位上帝,摩西、耶稣和穆罕默德都是上帝的信使它告诉信众:“要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
多信仰并存是早期伊斯兰扩张的重要特色,也是它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在穆罕默德过世后,伊斯兰教派内部产生了分歧,而教派之间的对立状态也加剧了各方对非穆斯林态度的转变。
伊斯兰扩张扩张带来的经济繁荣让大量财富汇集到中央政府,一座新城市的崛起令人震惊,据后来10世纪学者根据遗迹中浴室数量的估算,该城人口接近1亿,它被称为麦地那·阿萨拉姆,意思是和平之城,也就是今天的巴格达。
尽管穆斯林中极具代表性的两大阵营——逊尼派和什叶派在内部迅速分裂,但穆斯林的征服行动仍旧创造了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在这里商人能够致富、智者得到尊重、异见可以陈述和争论。
麦加山洞中那个毫不起眼的开端,居然孕育出一个全球性、多样化的乌托邦。
六、 皮毛之路
世界分成了两半:一半是秩序和文明均占上风的雅利安世界(伊朗人的祖先),一半是混乱不堪、无法无天、危险异常的图兰世界(突厥人的祖先)。
伊斯兰人的传教进入了草原部落,而草原部落的首领也乐于借助为宗教信仰开辟新领土而获取荣誉,这不仅会得到哈里发(伊斯兰统治者)的赏识,而且能在当地获得一定的声望。
这使得草原上的商贸往来开始兴起,草原经济的关键是马匹,另有一种重要的商品,则是动物的毛皮。
富庶令游牧民族的生活发生改变,他们逐渐有了固定的定居之所,在8世纪初,突厥人建立的可萨汗国甚至与拜占庭帝国(对这一时期罗马剩余领土的通称)达成了政治联姻。
可汗本人还从草原信仰的腾格里改信了犹太教,相信与此处大量的犹太商人不无关系。
还有一部分被吸引来的,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维京人,这些人被称为罗斯,或许是得名于他们的红发,他们就是俄罗斯人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