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梁启超笔下的诸子百家
老子、孔子、墨子,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多数只停留在表面,他们不仅仅是“圣人”“哲人”“贤人”这些面目模糊的标签,藏在字里行间的热血、微不可闻的叹息、叶落无声的心事都在历史长河中可闻踪迹.
荐 语
老子、孔子、墨子,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多数只停留在表面,他们不仅仅是“圣人”“哲人”“贤人”这些面目模糊的标签,藏在字里行间的热血、微不可闻的叹息、叶落无声的心事都在历史长河中可闻踪迹。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读来难免令人哑笑:“他会不会太好玩了点?真想亲眼看看这个老可爱啊啊啊啊啊啊啊!”
有没有觉得很期待?那就让我们走进老子、孔子、墨子的世界,从头开始说起。
作 者 简 介
梁启超
字卓如、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青年时曾与老师康有为合作进行戊戌变法,事败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从政,在护国运动、讨平张勋复辟、五四运动等重大事件上出力甚巨。
梁启超晚年弃政从学,曾任清华学校国学四大导师之一,著有《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欧游心影录》,力赞老子、孔子、墨子,将他们称为“三圣人”,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
试 读
以下内容为《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一书精华解读的部分内容,成为樊登读书APP的VIP用户即可获得全部解读内容。
以下内容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一、 老子
1. 老子其人
2. 老子学说
二、 孔子
1. 孔子其人
2. 孔子学说
三、 墨子
1. 墨子其人
2. 墨子学说
正 文
本书在讲解老子、孔子、墨子的学说前,都会依据较为可靠的史料整理一段人物生平给我们,让我们可以通过其言行、事迹更好地辨识、理解其学说真意,同时也反映出该学说在当时诞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遥想当年,诸子百家争相竞艳的盛况,热烈、激越、璀璨,令人心生向往。故人长已矣,而今不可见,书本却纵容我们在不受拘束的时空相逢。那么我们就从老子开始,溯洄从之,且行,且听。
一、 老子
1. 老子其人
姓李,名耳,亦名聃,楚国人。他在周朝做过“守藏史”,约莫为国立图书馆馆长之职。
据记载,老子和孔子是见过面的,一说在鲁昭公24年,时孔子34岁,一说在鲁定公8年,时孔子51岁。梁启超先生认为后者更为可信,因为孔子在五十岁后的思想与之前有大变化,他猜或是受了老子的影响。
其次,老子与“老莱子”“太史儋”为一人或二三人我们尚不清楚,可以确定的是老子逝于中国,有个儿子名宗,曾为魏将,由此可知老子离战国时甚近。
2. 老子学说
研究老子的学说,就是研究“五千言的《老子》(或称《道德经》)”,全部讲的,不外乎一个“道”字。所以我们可以从“道的本体”“道的名相”和“道的作用”三方面来了解它。
(1) 道的本体
“道”是什么?
“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自然,就是“自己如此”,不掺杂任何外界意识。
“道”是什么样的?
“道”的性状无法用语言概括,因为语言由约定俗成的词汇组成,而词汇有既定的概念,如果用语言来概括“道”,则怎么概括都是不全面的。
(2)道的名相
什么是“名”“相”?
耳可闻者曰名,眼可见者曰相。“名”即我们指称事物之词汇,“相”即肉眼可见该事物之模样。
“名”“相”的由来
老子认为名相自人类的分别心而来。例如,怎么能知道有“美”呢?因为对比了“恶”,体会出了“美”。
老子说,而一旦人造出种种的“名”,“名”一旦成立,就永远去不掉,人就用这些“名”来指称、解说世间万物。
“名”“相”的害处
“名”“相”既然起自分别心,那么就存在一定标准,比如你说“善”与“不善”,那么便有“善”与“不善”的标准,但人所觉察的标准,常有一定局限性,例如人养羊,故觉狼吃羊为不善,而从狼的角度,吃羊是存活之道,是善,谁的标准对呢?
所以“名”“相”自分别心来,就有局限,所以以“名”“相”来概括、描述“道”是不全面的,是狭隘的,是老子反对的。